大公网

大公访谈 > 视频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本周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今年中美之间又一重要高层战略沟通,双方均高度重视,国际舆论也颇为关注。

\

中美密集对话推进新型大国关系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今年中美之间又一重要高层战略沟通,双方均高度重视,国际舆论也颇为关注。那么,本次对话和磋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呢?

  中美双方高度重视 对话议题十分广泛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举行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对话和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将分别会见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刘延东副总理将与克里国务卿共同主持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汪洋副总理、杨洁篪国务委员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将与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克里国务卿、雅各布·卢财长共同主持战略与经济对话。

  本轮对话和磋商是今年中美之间又一高层战略沟通,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加深相互了解,增进相互信任,减少分歧和摩擦,促进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看点一:战略对话确保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今年以来,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和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相继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也成功访美。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期间,两国元首再次确认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双方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

  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7日表示,本轮中美战略对话将就两国各自内外政策、双边重要敏感问题、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互动,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深入交换意见。战略对话前夕,双方将先行举行第四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着重讨论战略安全、综合安全问题。对话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共同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穆思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参加。战略对话期间,双方还将举行关于气候变化、科技与创新、苏丹与南苏丹、联合国维和、打击动植物非法交易等议题的对话和对口磋商。

  毋庸讳言,两国关系中也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认为,美方在有关海上争议、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行,给两国关系带来了消极影响。

  郑泽光说,美方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避免误解、误判。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以建设性的方式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就可确保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看点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有望取得历史性成果

  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中美双方高度重视本轮经济领域的对话,将派出主要经济金融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美方代表团包括18个部门的负责人,中方代表团包括17个部门的负责人。中美双方将围绕“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主题,就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深化贸易与投资合作、金融业改革开放与跨境监管合作三大议题举行专题会议。

  此轮经济对话期间,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有望继续深入。

  中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始于2008年。去年夏天两国确定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后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所谓“负面清单”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一年来,中美就如何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密集谈判,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显著。

  “预计在本次会议上,在汪洋副总理和雅各布·卢财长的直接推动下,双方将进一步就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磋商谈判取得新的共识,即要尽快启动双方以负面清单方式的谈判,这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谈判。”朱光耀说。

  近日,2014版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出炉,由原来的190条调整为139条。“负面清单项目的减少,也将为中美的经济对话铺垫。”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美此次有望在负面清单的范围等取得一定进展。

  朱光耀指出,如果能最终达成共识,将是历史性的成果。不仅将对中美双边的经济贸易投资关系产生极大正面影响,聚集中美整体关系的正能量,而且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和融合产生极为积极的正面影响。

  看点三:人文磋商成为中美之间第三根支柱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首次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步举行,并且对话和磋商将举行联合开幕式。

  人文磋商机制成立于2010年,目前,该机制涵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青年、卫生等7个领域。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本轮人文磋商将以“缔结青年纽带,塑造和平未来”为主线,分别就两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探讨下一步合作方向及举措,推动双方积极落实两国元首对中美人文交流的殷切希望。

  磋商期间将举行4场亮点活动:一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和奥巴马总统夫人米歇尔女士为加强中小学合作的倡议而启动的“千校携手,热爱自然,绿色生活”项目;二是“中美留学35周年”纪念活动;三是中美青年创客大赛颁奖大会;四是中美青年智库学者对话。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认为,人文与战略、经济对话首次同步举行,意义非常,体现出人文交流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

  专家:为解决棘手问题“打开局面”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侃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沟通将是中美双方增进战略互信的良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一旦取得成功,将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信心,并带来巨大共同利益。

  李侃如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目前的障碍在于,一方面,中国需要决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开放那些目前对美国封闭的产业,而美国在这些领域多具备世界级的经验和专业水准。中国已经发展到高附加值服务业在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阶段。中国政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在这些领域引入国外竞争者,理清负面清单对中国而言有不小难度。另一方面,美国也需要考虑如何对待中国国有企业在美投资,应该制订何种制度让这些投资遵循市场原则。他认为,完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需要3到5年,好在双方目前都在以积极的姿态开展谈判。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认为,随着本轮对话的召开,更多“共识”的出现,一些裂痕将会“自愈”,两国关系将在下半年重回积极轨道。他认为,随着对话渐近,中美先后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对本轮对话即将取得的成果表示乐观。美方强调美中已建立“非常有弹性”的关系,寻求确保两国不搞“战略对抗”,而是“公平和健康的竞争”。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事务资深顾问葛莱仪认为,中美必须努力通过这次对话让气氛回到“习奥会”确定的积极基调上来,这种“象征意义”在平时也许司空见惯,但对于目前面临困难的中美关系非常重要,有助于为解决棘手问题“打开局面”。葛莱仪认为,中美至少可以借此次对话机会让某些问题不继续恶化,如尽快推动南海争议导致的紧张局势降温。如果两国能在对话期间就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新的共识,这将是一项突出经济成果。

  (资料来源:外交部官网、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

  • 责任编辑:王田田

人参与 条评论

标签: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